检验医学有助中医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西苑医院副院长 史大卓
快速化、数字化、网络化、规范化等等,是检验医学现代化的趋势。每一个检验指标的产生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结果。西医用检验指标辨识疾病,现代中医同样也是如此。传统中医起源于5000年前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当时,治疗疾病是用趋利避害的方法,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方法。当然,在古代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检验指标。 检验地带网
其实我们古代关于人体的尿液的气味、粪便的气味等等的观察也是一种“检验”,是在2000年以前传统中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这些观察辨识结合疾病给病人带来的痛楚,形成一套“检验”方法。古代这些观察应当说不等于我们现代的检验,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具有检验的意义,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可我的观点。 检验地带网
中医在不断发展。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技对中国影响加剧以来,几个中医大家开始用理化指标去观察疾病的变化,观察中医的疗效,现代中医又是怎么看待理化指标的呢? 检验地带网
检验数据评价医药临床治疗的效果
大家都知道,评价医药临床治疗效果的时候有几个手段。一个层面是凭借主观意识的诊断,这里面也包括患者自我的感知――疼痛不疼痛,舒服不舒服。这是一个最初的临床的疗效评价方法,传统中医由于受诊断条件的限制,他们在评价疾病的时候主要是限于这样一个层面。第二个层面是体征,包括医生看到的一些临床诊相,包括查体的方法等等,这里面也包括我们现代体征检查所看到的一些现象。这个体征相应的比主观的诊断要客观一些,重复性也更强一些。第三个层面就是我们现代的理化指标,也就是理化指标所反映的一些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化现象等等。 当然,大家都知道,疾病在发展过程当中,是不断变化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时候临床的征兆、体征和理化的检验是一致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很多情况下,病人甚至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但是疾病已经到了晚期,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现象。比如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他们往往到了透析的地步才来医院就诊,之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还有一些恶性肿瘤患者,等到发现的时候肿瘤已经发展到了晚期;还有我们平时遇到的心力衰竭,在基本的代谢期也看不到症状。我是一个心血管的大夫,我看到很多心血管的病人前来就诊的时候,原来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一经查体的时候才知道程度已经很严重,理化检查的时候BNP达到了2000多。虽然疾病已经到晚期了,但是他平时没有什么症状,甚至于说没有什么体征。
那么,中医在用什么方法评价疗效呢?中医怎样把这些理化指标和自身评价疗效的方法结合起来呢?今天的中医基本上采用了现代医学的理化指标。包括从“六五”、“七五”,一直到“十五”计划,可以坦诚地告诉大家,中医临床的观察除了自身诊断需要的证候之外,普遍采用了现代的理化指标。我也恳切地希望检验医学的专家们,能够给中医的临床经验,为中医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