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胎儿期蛋白质寻找早期肿瘤踪迹
早期筛查大肠癌的有效方法研究获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秦环龙教授领衔的课 题组所做的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肿瘤学领域国际期刊《临床医师肿瘤杂志》上。该杂志审稿人认为:“该研究实现了胚胎发生学、肿瘤学和实验胚胎学的多学科间交叉,为认识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据介绍,在人类发育过程中,有一些蛋白质物质只出现在胚胎、胎儿期。随着胎儿发育,在母体临产前,人体会自然启动调控机制,停止这些蛋白质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以确保胎儿发育恰到好处。可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各种内外因的累积影响下,某些早已失活的基因会重新被激活,重新生成和分泌蛋白,且这部分蛋白的生成和分泌很有可能处于失控状态。
秦环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类蛋白虽然与肿瘤组织不一定都具有特定相关性,但确实与肿瘤的发生存在内在联系,并且可以视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这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都会有重要意义。”
秦环龙说:“我们的研究目标是,未来只需要取患者少量体液或标本做生化检查,在无创伤的前提下,就能筛选出直径1厘米以下的早期肿瘤。”

就医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