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监控与治疗的“标尺”
由于血浆中白蛋白占70%左右,其半衰期为17~19天,所以糖化血清蛋白(Glucosylated serum proteins, GSP)可反映2~3周内血糖的平均水平,并且GSP测定不受患者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所以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近期监控和疗效评价。”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SP试剂盒负责人蒋琳说。
所谓GSP是血清中的各种蛋白质在高糖作用下发生的缓慢连续的非酶促糖化反应形成的酮胺结构,又称为果糖胺(Fructosamin,FMN)。葡萄糖与血清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发生结合,因此GSP也可称作糖化白蛋白。
弥补HbA1c的不足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它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世界上第三号健康大敌,并且发病进程还在继续加快。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排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5%, 据最保守的测算,中国糖尿病患者每年增加100万人,每天就有2700人新发。 “因此用于诊断糖尿病的GSP试剂盒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蒋琳说。
常规的糖尿病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包括尿液检查如尿糖、尿蛋白、尿酮体等,还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血酮体、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C-肽等。目前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控的金标准。
“不过,HbA1c水平会受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共同影响,再加上其半衰期长达60天,因而反映的是测定前1~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能反映近期的血糖控制水平,不能提供治疗的近期效果。”蒋琳认为,GSP半衰期短,可反映近期血糖水平,因而能很好地弥补HbA1c不能反映近期血糖水平的不足。

就医直通车
